合成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合成革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6周以下龄雏鸡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日本金腰

发布时间:2020-11-04 12:02:02 阅读: 来源:合成革厂家

鸡和人一样,雏鸡是相对来说体质较弱的群体,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0-6周的雏鸡有哪些常见疾病呢?要如何做好鸡病的预防工作呢?

育雏期的防病原则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稳定

给鸡群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各种环境条件,如优质全价的饲料、清洁的饮水、正确的光照强度与时间、适宜的温湿度、合理的通风换气、适宜的饲养密度等,环境改变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饲养管理不善或环境剧烈变化对雏鸡的影响非常严重,是此时期鸡群患病的主要形式或诱因。如脱水、药物中毒、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等。

2、免疫集中期,落实好各项免疫

免疫项目多,大部分疾病的免疫在此阶段完成初次免疫与加强免疫,免疫成功不仅可以保护育雏、育成期的鸡群健康,而且可激活免疫系统,为以后阶段的免疫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此阶段免疫是鸡群一生免疫的基础。

3、强调环境控制,加强隔离、卫生、消毒措施

鸡群自身抵抗力差,再加上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免疫空白期,决定了鸡群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在做好免疫的同时,加强环境控制,做好隔离、卫生、消毒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有效防控疾病必不可少的条件。

0-3周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第1周:母抗保护期

第一周雏鸡的特点:学习采食、饮水,适应新环境期。绒毛保温能力差,不具备体温调节能力,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敏感。母源抗体高,虽然获得了对部分疾病如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等的抵抗力,但自身抵抗力差,对某些细菌、病毒病易感,如对绿浓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马立克氏病等高度敏感。

要想养好雏鸡,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按种鸡场提供的饲养管理手册给鸡群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如喂料、饮水、光照、温度、湿度等,使鸡群及时学会采食、饮水,并保证环境温湿度的恒定,避免忽冷忽热。在疾病防控上要注意有效控制马立克氏病、假母鸡及脱水、煤气中毒及某些药物中毒等疾病的发生。

Ⅰ、脱水

经过长途运输的鸡只,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出雏鸡鸡体消瘦、脚趾发绀、卧地不动等特征,要求采取积极措施来缓解脱水,千万不要雪上加霜。

造成脱水的原因包括: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雏鸡舍温度过高和鸡舍湿度太小等。因此当雏鸡运到前要做好鸡舍内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工作,保持舍内温度37℃以上,湿度维持在65%左右;雏鸡运到后要先饮水后开食,尽可能早的让鸡只饮到水,可以在饮水中加3%的葡萄糖液和电解多维;及时挑拣出脱水严重的鸡只分笼饲养。

Ⅱ、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假母鸡)

养殖户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后备鸡培育特好,体重、均匀度都达标,可就产蛋期间鸡群到不了产蛋高峰,仔细观察鸡群发现,部分鸡群根本就不能产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这是因为雏鸡在1-2周内感染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输卵管不发育或间断性发育。本病特点:发病率为0。5-30%不等,死亡率为1-2%,蛋鸡外观无异常,如正常鸡,产蛋前不易被发现,只有产蛋时能被发现,投抗菌素治疗无效。剖检时输卵管不发育或间断性发育,输卵管壁如膀胱样,或输卵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泄殖腔内有的根本没有输卵管的开口,或输卵管开口处有白泡,但卵巢发育正常。

发病主要原因:

①、雏鸡在1-2周内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②、鸡场被传支感染;

③、传支免疫不确实;

④、育雏前2周内鸡舍内外环境控制不好;

⑤、有大肠杆菌及霉菌毒素继发感染;

⑥、有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造成传支免疫失败;

⑦、传支免疫程序不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等。

控制策略:

1、鸡群免疫。1日龄使用新支二联活疫苗,选用H120或MA5疫苗毒株。

2、加强进雏前鸡舍的清洗、消毒,进雏后鸡舍内外环境的控制,每天鸡舍内外环境彻底消毒一次,减少舍内外传支病毒含量。

3、加强雏鸡2周以内的饲养管理,保持温度稳定,减少温度、湿度忽高忽低对鸡群的应激。

4、预防支原体、大肠杆菌等条件性疾病的发生,防止霉菌毒素中毒,这些疾病的发生会破坏呼吸道粘膜屏障或造成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败。

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的关键点控制:

1、免疫原则

及早落实免疫,及早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保护疾病感染的门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播能力强,可经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感染。当前养殖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鸡群随时面临被感染的威胁,因此,雏鸡到场后应立即进行活疫苗免疫,及早建立局部粘膜的抵抗力,是成功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

2、疫苗选择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众多,各型之间交叉保护作用差,所以免疫时尽可能选择多的血清型疫苗,形成交叉保护。首免用H120或MA5毒株,二免(7日龄)可用H120+2880毒株,三免(17日龄)活苗(Mass株和Coon株)+灭活苗免疫(新支二联油苗)。

3、免疫方法

一般采用滴鼻、点眼法。滴鼻接种时:堵住一侧鼻孔,向另一侧鼻孔内滴入疫苗液。点眼接种时:侧位抱定鸡只,向睁开的眼中滴入一滴疫苗液,待疫苗液吸收后放开鸡只。

4、免疫注意事项:

1)、用专用的疫苗滴瓶,使用前高温消毒;

2)、用专用稀释液或灭菌蒸馏水稀释疫苗,疫苗要充分溶解;

3)、滴嘴离鸡眼或鼻孔0。5cm,不能直接接触;

4)、保证疫苗完全吸收后再放开鸡只;

5)、稀释好的疫苗液在30分钟之内用完;

6)、免疫完成后对剩余的疫苗液、免疫器具彻底消毒。

Ⅲ、煤气中毒

在育雏阶段,对于靠生炉子取暖提供舍温的用户,对于煤气不应忽视。煤气中毒作为一个无形的杀手,往往会造成雏鸡的大批死亡,在进雏前千万要检查好:炉子是否有烟囱、烟囱是否漏气或不畅、是否有通风换气的地方、换气口是否能有效的换气等。

煤气中毒的最大特点是来去速度快,死亡率高。其剖检病变为:肌肉发红、淤血,血液鲜红、色淡,血凝不良,血管充血,肺部水肿、喙尖发紫。

在实际生产中,有条件的要改善取暖设施,随时检查烟囱,搞好通风换气,在饮水中增加多维、葡萄糖等。

Ⅳ、药物中毒

当使用副作用大、使用剂量与安全剂量差别小的药物时,使用不当易造成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有以下特点:发病死亡快、数量多、群发性强,越是强壮的个体,发病越严重。最常见的症状是过度兴奋,继之沉郁,最终死亡。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要做到:

1、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使用。

2、拌料或饮水投药时要搅拌均匀。

3、严格按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药物,不可盲目加大投药剂量。

4、严格遵守药物的投药期规定,一个疗程用完后,如果疾病没有彻底治愈可更换其它类药物,或停药3-5天后再使用第二个疗程。

5、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拮抗或协同作用,有些药物同时使用会使毒性累加。

Ⅴ、霉菌或霉菌毒素中毒

育雏第一周的鸡舍高温、高湿,非常有利于霉菌的滋生,使雏鸡发生霉菌病或霉菌毒素中毒。预防的方法是保管饲料要防湿、防潮、通风;喂料时要少喂勤添,保持饲料新鲜;避免饮水时撒入饲料,引起霉变;对于有异味的饲料坚决废弃。

第2-3周:启动免疫期

在育雏的2-3周内,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到零,但雏鸡本身免疫产生的主动免疫抗体尚未上升。而且此阶段的免疫多而集中,各种免疫应激因素多,为了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必须加强舍内外环境的消毒,提高鸡舍内外卫生标准,有效降低舍内病菌、病毒的含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减少各种免疫因素对鸡群的应激;避免时间性疾病的发生,如:鸡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

Ⅰ、鸡球虫病

温暖多雨的春夏季平养雏鸡易得,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下的鸡群,以15-50日龄的雏鸡最易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发育受阻,长期不能康复。 本病特点:主要表现为排血样粪便,羽毛松乱,鸡冠发白,生长停顿,腹泻。剖检时见肠道高度肿胀或气肿,肠壁增厚,上有许多白色斑点和出血斑。盲肠肿胀,比正常的肿大3-5倍,充满凝固的血液或是充满鲜血。

发病主要原因:

①、垫料潮湿;

②、饲养密度大;

③、卫生条件差;

④、垫料更换不及时;

⑤、饲养管理不善等。

预防措施:

1、改变饲养方式,由地面平养改为网上平养或笼养,避免雏鸡接触粪便。

2、搞好鸡舍和周边环境卫生;保持鸡舍垫料干燥;粪便及时清走,清扫出来的粪便及垫料要做发酵处理。

3、加强饲料管理,增强鸡体的抵抗力。

4、药物预防:建议有发病史的在12-15日龄进行预防性投药,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要定期更换药物。

Ⅱ、传染性法氏囊病

雏鸡阶段(3-6周龄)发病率最高,随着日龄增长,易感性下降,10周龄后的鸡群很少发病。法氏囊病发病快、突然、死亡率高。发病以后易出现免疫抑制现象,使其他疫苗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使患病鸡对多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强。

本病特点:鸡群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嗜睡,双翅下垂,羽毛无光泽,肛门有刺激,病鸡不断啄咬自己肛门。剖检时,法氏囊肿大、出血,外观呈胶冻样或紫葡萄样,粘膜出血或有出血点;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腿部、胸部肌肉有条状或斑状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发病主要原因:

①、鸡场和周围有法氏囊病史;

②、母源抗体参差不齐;

③、雏鸡舍内外环境控制不好;

④、免疫时机不当。

控制策略:

1、疫苗免疫。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2、环境控制。法氏囊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可在发过病的鸡舍存活很长时间,造成对下批鸡的威胁,因此在做好免疫的同时还应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首先对雏鸡舍或患过病的鸡舍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消毒液以碘制剂、福尔马林较好;其次要加强进鸡后雏鸡舍的隔离、卫生、消毒,严防通过饲养员、饲料、饮水、器具等将病原带入鸡舍。

3、发病后的处理。对发病鸡群及早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有较好防治作用。同时应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鸡舍温度;充分供应饮水,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减轻对肾脏的损害;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提高维生素含量;投服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等。

法氏囊病免疫的关键点控制:

1、疫苗选择。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种,灭活苗主要给种鸡使用,目的是为后代提供母源抗体。活疫苗的毒力有高、中、低之分,高毒力疫苗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强,但对法氏囊损伤严重,很少使用。低毒力疫苗对法氏囊损伤轻,但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弱,不能抵抗超强毒株病毒的感染。针对当前一些地区流行强毒与超强毒株,必须使用中等毒力疫苗免疫才能有效控制,如:M65、VIRG07。

2、免疫日龄的选择。首次接种应于母源抗体降至较低水平时进行,这样才能使疫苗少受母源抗

体的干扰,但过迟接种,强毒会感染无母源抗体的雏鸡造成发病。正确做法是采血测定雏鸡的母源抗体(琼脂扩散法),当母源抗体降至60-70%时首免,间隔5-7天后二免,这样可保证所有鸡群获得良好免疫。没有检测条件时,可参考种鸡场提供的免疫程序,结合当地的疾病发生状况去落实免疫。

3、免疫方法。滴口或饮水免疫。饮水免疫是指将疫苗充分溶解到饮水中供鸡饮用,使鸡群获得免疫的方法。

4、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

1)免疫前根据舍温停水2-4小时;

2)饮水器要准备充足,能保证2/3鸡只同时饮水,免疫前用清水洗涤饮水器;避免使用金属器具饮水免疫;

3)根据鸡的日龄、舍温,计算免疫所需要的水量,要求在1小时之内,全部鸡只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

4)水中需不含氯及其它消毒剂,可在疫苗水中加入0.2-0.3%的脱脂奶粉,对疫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免疫45分钟后,观察鸡群的饮水情况,饮水量不足的鸡只给予第二次免疫。

4-6周龄(抗体上升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进入4-6周龄,母源抗体消解为零,自身免疫抗体逐渐上升,但尚未具备坚强保护力,因此鸡群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是疾病发生的“高危期”。

此阶段防控疾病的关键点是:

1、做好鸡群的隔离饲养、卫生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最好对育雏区封锁隔离,防止经人员、物品、车辆、其它鸡群等传播疾病。保持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坚持带鸡消毒与舍外环境消毒,无活疫苗免疫时,保证每天消毒两次,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含量。2、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任何应激因素的发生都会影响到鸡群的抗体上升,严重时甚至激发各种疾病的发生。此阶段的鸡群由初步具备调节体温的能力到完全能够调节体温,因 而在温度与通风的关系上,要由0-3周的以保温为主逐渐过渡到温度与通风并重,最后到以通风为主。即在0-3周龄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要先保证育雏的温度,然后再考虑通风;4-6周前期在保证温度的基础上适量通风,后期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要先保证鸡舍的通风换气,然后再考虑温度。在光照的控制上,要降低光照强度到10勒克斯以下,防止啄癖的发生。

3、继续供给鸡群高营养、全价、均衡的饲料,保证每只鸡获得均衡的营养,保证鸡群体质、免疫器官的良好发育。

4、雏鸡的免疫器官基本发育成熟,能够很好产生免疫应答,要加强对禽流感、传喉、鸡痘的免疫,以确保产生良好、持久的抗体。

5、仔细观察鸡群,及时发现、诊断、控制疾病的发生。对鸡群的精神状况,采食、饮水情况情况,粪便,呼吸道症状等每天至少保证仔细观察一次。当有疾病发生的迹象时,要及时确定疾病类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此阶段要重点防控新城疫与鸡痘病的发生,同时做好传喉病的免疫。

Ⅰ、新城疫

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初、秋冬季节为易发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90%,鸡群临床症状表现:缩脖闭眼,张口伸颈,拉黄绿色水样稀便,病鸡常出现脚、翼麻痹,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气管、心冠部脂肪、腹腔脂肪、内脏浆膜面脂肪有出血点,腺胃乳头或粘膜出血、溃疡,腺胃与食道交接处或腺胃与肌胃交接处出血,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有出血和溃疡,肠道淋巴组织发达部位形成枣核状溃疡,产蛋鸡出现不整形卵泡、血肿卵泡和卵泡漏出等变化。

防治措施:

1、及早实施免疫,提前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由于雏鸡免疫系统不健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免疫程序,都难于保证产生良好的体液抗体,因而在雏鸡阶段,主要靠活疫苗免疫产生的局部粘膜抗体给鸡群提供良好保护。在当前的国内环境中,雏鸡出壳后随时面临新城疫病毒的威胁,考虑到局部粘膜抗体的产生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很小,因而要及时免疫接种新城疫活疫苗,及早产生抵抗疾病感染的局部粘膜抵抗力。最好是1日龄,最迟不能晚于3日龄。

2、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使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产生抵御疾病的坚强保护力。

活疫苗免疫的作用有:

①、产生局部粘膜抗体。

②、激活灭活苗免疫应答,可使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更快更高。

③、产生体液抗体,拉平鸡群中的抗体水平,低抗体鸡群获得相对更好的免疫应答,抗体上升幅度大,减小了鸡群中个体之间的差异。而油乳剂灭活苗加入油佐剂后免疫原性显著增强,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能诱发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一般接种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后产生的抗体高于活疫苗且维持时间长。雏鸡阶段的免疫要保护整个育雏育成区,产蛋前的免疫所产生抗体需要保护整个产蛋周期,因而这两个阶段的免疫要做到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免疫。

3、根据抗体水平,加强补充免疫。当前鸡新城疫发生主要以非典型新城疫为主,原因是鸡群抗体不均匀有效,因而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非常重要,要保证HI抗体水平育成期不低于6,蛋鸡不低于9,还要做到产蛋期2-3个月免疫一次弱毒疫苗。

4、一旦发生新城疫后,可以采取大剂量弱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并辅以抗菌素治疗,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注射免疫接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注射部位:

1)颈部:应将颈后表皮提起,使皮肤和颈部表皮之间产生气窝,将注射针头扎过皮肤刺入该气窝,注射针头应朝向鸡只身体。注射部位应在颈部正中线下1/3处。

2)胸部:注射人员选用左右胸腔入口起距胸骨嵴3cm水平的长方形。用手将胸部羽毛拔开,针头呈15度角将疫苗注入,同时用拇指按压注入部位,使疫苗扩散,防止漏出,且面积在2~3个cm2不外流。

3)腿部:如两侧胸部都已经注射过疫苗时,可选择腿部内侧皮下注射。

4)腿部肌肉注射:在利用腿部肌肉注射疫苗时,应在膝关节下部的腓肠肌侧面进行注射。注射针头向近身体中心刺入。应避开主要血管、神经、关节和骨头。

2、要点:

1)、注射器与针头要严格消毒,并在免疫前需校正注射器量是否准确。

2)、接种前24小时将疫苗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有利于减轻免疫应激。

3)、疫苗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充分摇匀,保证每只鸡获得抗原量均匀。

4)、应避免将疫苗注射到颈部肌肉中或靠近头部或胸部体腔中,否则会造成死亡与肿头。

5)、不在同一个部位连续注射疫苗,会影响疫苗的吸收,进而影响免疫效果。

6)、免疫不准确时鸡只通常表现为皮肤损伤、出血、羽毛湿润,要重新补注疫苗。

7)、每注射100只鸡至少更换一次针头。

Ⅱ、传染性喉炎

传染性喉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寒冷季节症状表现严重,死亡率10-20%,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易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病等。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流鼻汁,流泪并伴有结膜炎;鸡冠发紫,笼具上常见咳出的血痰。剖检时主要病变集中在气管和喉部粘膜充血、出血,气管内有多量渗出物、血样物或血块。

各种病毒的感染、寄生虫的侵害、营养不良、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密饲、通风不良均可使病情加剧。

防治措施:

1、发病鸡舍与未发病鸡舍严格隔离,彻底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扩散。

2、免疫:

1)、5-6周龄首免,13-14周二免,可保护整个产蛋期。

2)、免疫时要慎重选择疫苗厂家,严格控制疫苗用量。选择免疫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疫苗使用,免疫剂量不超过1头份。

3)、为预防免疫反应,可在免疫时投服对呼吸道敏感药物控制结膜炎的发生;采用点眼免疫,最好免一侧,防止两侧眼睛同时出现结膜炎。

4)、与新城疫活疫苗的免疫有干扰,两种免疫要间隔十天以上。

3、疫苗紧急接种。本病流行速度慢,进行早期诊断的鸡群,使用疫苗紧急接种,可获得良好效果。

Ⅲ、鸡痘

鸡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自夏初到秋季的蚊虫多发季节多发。主要表现两种症状,一种是皮肤型,主要是在无毛皮肤,即鸡冠、肉垂、眼睑、口角、翼下、腿部皮肤上形成痘疹。一般死亡很少,但可导致发育迟缓,产蛋率降低。另一种是粘膜型,爆发后可造成鸡只窒息死亡,高达30%-50%的死亡率。此病使用疫苗刺种2次,可很好控制该病,一般在2-3周龄时首免,4-5月龄时进行第二次接种。

刺种:用特制的疫苗刺种针蘸取疫苗,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内垂直刺种。

要点:

1)、刺种时,使用合乎标准的专用刺种器,同时要检查针槽内是否充满药液。

2)、防止药液蘸在羽毛上,造成剂量不足。

3)、严禁刺入肌肉或骨头。

4)、刺种后7-10天,检查免疫效果,方法是检查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结痂”现象。

5)、由于疫苗接种部位出现的局部免疫能长期保持,在同一部位进行第二次接种,免疫效果不好,因此第二次接种以在第一次接种部位的对侧接种为宜。

6)由于本病毒的生物特性(亲上皮性病毒),刺种是最有效的免疫方法。其它免疫方法如肌肉注射或饮水免疫等效果不好,易造成免疫失败。

小结:每个阶段都有易发生的疾病,养殖户可以根据上面的防治时间和方法做好预防和控制,相信可以对雏鸡的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牌乐门下载最新版

taoxunqipai

永恒仙途无限元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