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合成革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创新是做强传统文化产业的根本途径

发布时间:2021-01-21 16:55:12 阅读: 来源:合成革厂家

创新是做强传统文化产业的根本途径

此外,“创新”也非常重要,内容创新市场模式创新和互联网必将给戏曲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这是一场阔别63年后的同台演出。今年9月7日至9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京川剧合演盛典将正式亮相:京剧的唱腔身段和川剧的技艺特技,中国两种传统的戏曲形式的精华将联袂呈现在观众面前。

对于这样的文艺大餐,戏迷们自然是期待已久。据悉,为了共襄盛举,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成都京剧研究院、成都市川剧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都派出了国家级演员和知名演员的最强阵容参加,其中包括12位梅花奖得主,被誉为“十二朵梅花同台开”。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剧是中国戏曲中的“红宝石”,同样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京川剧合演是继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后的又一大盛事。它将在保留京川剧传统美学的基础上,精选戏目,促进京川剧艺术交流的同时,给观众奉献上好听又好看的艺术大餐。

然而,在人们翘首期待这一盛况的同时,不得不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而担忧。以这次京川剧合演为例,可谓“颇费周折”,前后筹备耗时一年多,最令发起方头疼的事情是经费缺乏,最后还是通过川商赞助和众筹才得以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京剧还是川剧,在中国都是属于大剧,目前,即便是京剧、川剧也不免有日渐式微和后继乏人的忧虑。这种情形下,一些小戏曲剧种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在湖南最近就出现了令人唏嘘感叹的一幕:据新湘报消息,7月9日15时,正在红旗大剧院表演的衡南县花鼓戏剧团突然停止演出,从道具箱里扯出一条白色横幅:“天下第一团十八年不发一分钱!”此举动令观众骚动不已,领导们也目瞪口呆。

另据一位自称是衡阳市衡东剧团的演员爆料,剧团每个月仅发人头费四百元维持生计。“我们把青春都奉献在舞台上,要改行是何其难,现在全国都弘扬传统文化,花鼓戏作为湖南戏曲的代表剧种理应得到保护和弘扬。谁来帮帮我们?”这名演员的心声正是如今许多地方戏曲艺人的共同心声与尴尬。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文化传统之深厚、品种之丰富,在世界戏剧文化中非常罕见。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方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一省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其中莆仙戏剧本达5000多种。

新华社《瞭望》杂志曾经刊文指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城乡演出市场的影响日渐萎缩?熏一些剧种已经或正在消失,传统戏曲艺术陷入危机。随着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熏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己经不复存在。

根据1983年编纂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当时山西还存在49个戏曲剧种,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山西戏剧研究所数年前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存活在山西戏曲舞台上的剧种仅存28个,前后21年平均每年有一个剧种消亡。在消亡的21个剧种中,不乏历史悠久和有文化价值的剧种,如形成于宋金时期,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和陕西的“赛戏”,形成于宋代,流传于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流传于晋南的“锣鼓杂剧”,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的“罗戏”、“卷戏”等。调查还显示,山西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很普遍。在过去的60年里,我国民族戏剧急速衰落,100余个剧种已消失。

中央电视台原副总编辑兼戏曲频道总监张华山说,中华文化五千年,过去除文字记载的传承外,主要靠戏曲这种形式来传承。戏曲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没有电视以及现代传播媒体的年代,人们主要靠戏曲来了解历史,尤其是不识字的人群,他们主要靠戏曲来汲取营养。时过境迁,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此外,创新也非常重要,内容创新、市场模式创新和“互联网+”必将给戏曲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令人欣慰的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

有一位戏剧大师说过,“没有戏剧的城市难言美好”。其实,不仅仅是城市如此,农村乃至我们整个国家也是如此。但是面对众多剧种急剧消失的情况,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抢救我们的传统文化,业界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创新+产业化”是做强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可以说,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永恒课题。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